郭显中简介
重庆是西南的艺术重镇,在我们的巴山蜀水之地滋养出了这样一位画家。他出名很早,在海内外都举办过个人画展。他曾任重庆书画家协会会长、重庆国画院副秘书长、四川美术学院国画系客座教授。他以活灵活现的云鹤和刁猴为业内行家所称道,收藏家们对他的画也是赞不绝口,这位艺术家,就是郭显中。
郭显中笔下的仙鹤逍遥出尘、傲然独立,猴子顽皮不羁、亲昵可掬。那郭老笔下的猴子和他人所画到底有什么区别呢?带着这个疑问,现在我们一起走进郭老先生的写意动物画作之《哥俩》。
《哥俩》赏析
这幅作品郭老先生创作于辛巳年。画中两只猴子亲昵相倚。你有没有感觉,这幅画给人的第一印象,就是这猴子神情灵动,姿态传神。
郭老画猴的基础来源于书法,国画与书法可以说一对孪生兄弟,其理念一脉相承的,好的画家能将这两种技能融会贯通。透过这幅画能看出,他的笔力苍劲老辣、手法灵动,而且他对于浓墨的使用相当大胆,下笔很重,浓重处用墨凝实,而简淡处,笔力则较诙谐。笔力老辣却能创作出这样年轻活泼生动的画面,看似简单的几笔几画,却能活灵活现的表现出猴子的气韵神态,若没有几十年的深厚功力恐怕是很难达到的。
然后,再观察他猴子的面部表情,用线条和墨点去破开了色块,勾勒出猴子的眼睛和嘴巴,这简直是点睛之笔,一下就表现出了猴子顽皮又机敏的神态。
显中先生画了几十年猴子,除了常年的练习外更重要的,是画家对于所画之物的思考。显中先生曾说,如果猴子画得太具象,在他看来说是失败的,画猴有很重要的一点,他认为比起猴子的外表,更重要的是要画出它的精神气质,要表现出猴子的灵动、狡黠、活泼。这些精神面貌远比表面的物象更重要。对于一个画家来说“画像”很简单,如果心中没有了向往就只能去画“像”,但这不叫创作。郭老先生认为,当你有了自己所追求的精神向往,加上对其的生活观察写生,才是创作,从生活进入再在艺术升华。
大画家都是用感情画画的,只有不再对表象东西所束缚才可达到。经历了大半个世纪艺术生涯的郭显中先生,显然到了一个自由自在的境界。就像我们看到先生笔下的猴子,简单几笔就神形合一,艺术家一定是经过了非常多的尝试才有了这样的成果,才能把现实世界里的真实,化为艺术世界里的完美。就像齐白石所说:“作画妙在似与不似之间,太似为媚俗,不似为欺世”。
通过他这幅简单的写意作品《哥俩》,我们得以观得他的智慧和洒脱。他的作品正如同他本人一样,自由、自在、自得,极具辨识度。艺术是通过人来反映的,如今画画的人成千上万,而真正能拥有自己风格的却寥寥无几,面貌独特自由自在之人更是凤毛麟角,显中先生就是这样一位风貌独特的杰出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