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卖会现场,瓷器杂项和书画两大精品专场依次亮相,其中三百八十余件艺术品中,包括一百六十余幅字画与 二百二十余件瓷器杂项。
在瓷器杂项专场中,印度小叶紫檀(野生林老料)貔貅摆件以其细腻纹理与温润包浆,尽显古朴神韵,成为全场焦点之一;明隆庆年间景德镇窑烧制的青花 “三凤朝阳” 纹盘,采用“回青”为料,发色浓艳,蓝中带紫。底款四字“隆庆年制”,尤为难得,引得竞买人竞相举牌;清代道光时期景德镇窑的青花山水人物诗文双狮耳六方瓶,器型典雅大方,山水诗文极富文人意趣,青花发色 “浓淡相宜’,备受瞩目。
清道光景德镇窑青花山水人物诗文双狮耳六方瓶
书画专场同样热闹非凡。作为晚清帝师,高钊中的书法兼具馆阁体的庄重与文人墨韵,其作品不仅是书法艺术的范本,更承载着清末宫廷文化与教育史的研究价值,令竞买人交口称赞,最终高价成交;林永鸿的鸟禽四屏展现了画家对自然生灵的细腻描绘,引得众多藏家争相竞价;作为重庆 “老三家”(冯建吴、苏葆桢、晏济元) 之一的苏葆桢,其作品《蝴蝶兰》在多轮竞价后找到了新主人。
书法对联 高钊中(清)
模式创新
“金融 + 文化” 破局传统收藏壁垒,践行文化惠民
为了让更多人参与到文物收藏中来,本次拍卖会特别设置了“1 元起拍” 拍品,且大多为明清瓷器。这些瓷器珍品曾经或深藏闺阁,或置于藏馆,如今以极低起拍价开放竞拍,让普通爱好者也有机会感受明清瓷器的釉色之美与历史韵味,真正实现了 “以小成本触碰大文化”,真正将 “文化为民” 落到实处。
智玺稳在本次拍卖会中,还创新推出 “金融 + 文化” 融合模式,其中按揭付款机制尤为亮眼。若艺术品经营者或藏家在政信云九九竞拍成功,最低只需支付六成首付,余款可选择按揭付款;后续若资金不足,还可向智玺数科合作的金融机构申请贷款。这一模式直接响应《关于金融支持文化产业振兴和发展繁荣的指导意见》中 “推动文化与金融融合” 的要求,还大大降低了收藏门槛,让投资收藏不再受资金掣肘。
文化阵地建设
从拍卖大厅到公共文化空间的功能升级
重庆智玺稳国际艺术品拍卖大厅不仅享有 “重庆艺术品拍卖专业委员会空中拍卖大厅” 的美誉,也是重庆市大渡口区艺术馆的 “文化分馆”,同时还是重庆长寿区博物馆战略合作单位。智玺稳拍卖大厅构建起 “拍卖 + 研讨 + 展览” 的多元文化生态:经常性举办收藏交流会,时时邀请川渝艺术名家开展学术讲座,为广大艺术爱好者提供了近距离接触和了解艺术的机会,进一步推动了艺术文化的普及与发展。这一系列活动形成 “交易 - 研究 - 普及” 的文化传播闭环,切实推动艺术品从单纯交易标的向大众文化财富转变。此举高度契合国家 “文化强国” 战略中 “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的要求,不仅丰富了市民精神文化生活,更为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注入新动能,成为区域文化建设的重要实践样本。
此次拍卖会以文物艺术品为媒介,将 “文化遗产保护”“文化产业创新”“文化普惠共享” 三大政策维度有机融合:既通过精品拍品展现中华工艺美学的历史厚度,又以金融创新打破文化消费壁垒,更以常态化文化活动构建公众参与场景。这一实践印证了 “文化强国” 战略的核心要义 —— 让传统文化不仅存于典籍与馆藏,更要通过创新机制融入现代生活,在流动与传承中焕发永恒的生命力。
此次拍卖会的成功举办,不仅为文物艺术品找到了新的归宿,更在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为文化产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相信在未来,智玺稳国际文物艺术品拍卖中心将继续为艺术收藏爱好者带来更多精彩的拍卖会,推动文化艺术市场的繁荣发展。
据悉,智玺稳2025年第四届文物艺术品拍卖会征集工作从2025年6月16日拉开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