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四川美术学院梅忠智教授与智玺稳国际文物艺术品拍卖中心正式签署合作协议,双方将围绕文物艺术品的学术研究、市场推广与文化传承展开深度合作。此次签约标志着高校学术资源与拍卖行业的创新融合,为推动艺术品市场向“学术 + 市场”双驱动模式转型注入新动能。
四川美术学院梅忠智教授(右)与智玺稳国际文物艺术品拍卖中心董事长傅伦权(左)
行业趋势与战略布局:学术赋能成转型关键
当前,文物艺术品拍卖行业正加速向 "专业化、学术化" 升级。数据显示,2025 年春拍中,通过学术研究提升拍品价值的头部企业成交额普遍增长超 12%,凸显学术支撑对市场规范与价值挖掘的重要性。智玺稳国际作为定位 "国际化、学术化、规范化" 的高端服务平台,自 2024 年成立以来,已构建古代书画、瓷器、当代艺术等 核心拍卖板块,此次与教授团队携手,正是其 "以学术立品牌" 战略的关键落子,旨在通过整合高校学术资源,打造行业稀缺的学术型拍卖生态。
值得关注的是,双方合作早有互动铺垫。2025 年 6 月初,川美教授梅忠智应邀莅临智玺稳国际参观交流,实地考察了 1200 平方米的国际化拍卖中心及展览空间。几天后,梅忠智教授再次邀请智玺稳国际董事长傅伦权及书画部运营总监张文明,前往梅忠智美术馆进行深度交流,为此次深度合作奠定了互信基础。
学术资源赋能:构建差异化竞争优势
作为国内艺术教育重镇的核心学者,梅忠智教授兼具深厚学术造诣与广泛社会影响力。他身兼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国际艺术交流院副院长等职,长期深耕中国花鸟画研究,出版《日本画与日本画技法》等多部学术专著,并主持国家级科研项目。其作品曾在国内外重要机构展出,被誉为当代花鸟画领域的代表性人物。
智玺稳此次引入以梅忠智教授为代表的学术力量,正是基于 "高端文物艺术品综合服务平台" 的定位。通过与高校学者共建研究机制,平台将为拍品提供权威学术考据、价值阐释等专业支持,有效提升拍品文化内涵与市场公信力,吸引高端藏家及机构客户。同时,双方将探索 "学术策展 + 拍卖" 创新模式,例如结合年度专题展览举办学术研讨会,以学术叙事赋能市场交易,形成 "学术研究 — 价值挖掘 — 市场转化" 的完整闭环。
多维合作落地:激活文化传承新动能
根据协议,双方将在四大领域展开深度合作:智玺稳国际将独家代理梅忠智教授及另一川美艺术家作品,依托全球渠道网络进行推广与拍卖,同时打造艺术家深度访谈,通过官网、社交媒体及行业媒体进行立体化传播以强化作品学术背书;其 1200 平方米专业展厅将作为固定场地支持艺术讲座、学术沙龙等活动常态化开展,每年还将举办为期一周的艺术家专题展并同步推出学术研究成果发布,推动艺术作品从学术圈走向更广阔的收藏市场。
行业影响:践行文化强国的创新实践
此次合作不仅是企业发展的里程碑,更呼应了《"十四五" 文化发展规划》中 "推动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 促进文化和科技深度融合 "的要求。对智玺稳而言,借重高校学术资源将显著提升其" 专业拍卖 "品牌形象,在同质化竞争中开辟" 学术 + 拍卖 "的差异化赛道。而对行业来说,这种" 高校学者 + 拍卖平台 "的协作模式,有望推动市场从单纯的" 价格竞争 "转向" 价值竞争 ",促进文物艺术品的保护、研究与传承形成良性循环。
"我们希望通过这种深度合作,让学术研究真正成为市场发展的驱动力。" 智玺稳负责人表示,未来双方还将探索设立文物艺术品学术研究基金、开发数字藏品与实体拍卖结合的新形态,持续释放 "学术赋能" 的长期价值。
四川美术学院梅忠智教授(右)与智玺稳国际文物艺术品拍卖中心董事长傅伦权(左)
随着签约仪式的完成,智玺稳与教授团队的合作正式启航。这一创新实践不仅为行业提供了可复制的 "学术 + 市场" 协同范式,更以实际行动诠释了文化企业在 新时代的使命 —— 以学术厚植文化根基,以创新激发市场活力,为建设文化强国贡献行业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