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服务热线:400-111-7856 微信公众号
微信服务号
帮助中心
拍卖大课堂 | 紫砂茗具为何屡创天价?
政信云九九运营中心
2023-12-12
分享到

以下文章来源于公众号“中国拍卖”,作者“中国拍卖”


场,紫砂作为艺术品收藏板块之一,越来越成为一门“拍场显学”,今年以来,各大拍场“无紫砂不成拍”,名家紫砂茗具探底回升,价格坚挺,表现极为显眼。但是,我们也应看到,市场上的紫砂制品鱼目混珠,对紫砂文化未来的发展构成挑战。那么,紫砂为何屡创天价?它的价值意义究竟体现在哪里?我想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谈我的粗浅认知和看法:

首先,宜兴紫砂矿料的唯一性。这是根,没有宜兴出产的紫砂矿料,一切无从谈起。就像和田玉、海南黄花梨,都是稀罕的天赐之物,可能其他地方也有相似的品类,但像宜兴紫砂制成的茗具,温润如玉,其独到的砂性双气孔结构,世上绝无仅有。适茶性更为历代文人雅士津津乐道,紫砂器不夺茶香,又适闷泡,适茶性广、发茶性亦佳。晚明文震亨《长物志》评价说:“壶以砂者为上,盖既不夺香、又无熟汤气,……取以注茶,更为适用。”其二,紫砂文化的形成和时代的关系。我们都知道紫砂成器发生在明正德时期。而大唐以降千余年中国茶文化已经形成完美的仪式与生活方式,碾茶、抹茶、斗茶及其制作饮用器具自成一体。为何在明朝突然一变?这是个醒目的问题,需要深度思考。这么说吧,和朱重八洪武皇帝极度自卑心理脱不了干系。朱元璋是从底层赤贫一极走向霸占天下另一极端之人。在其打拼创业时期,一定遇到达官显贵招待饮茶品茗之事端,他很可能既有刘姥姥大观园的经历,也有第一次吃西餐使用刀叉的尴尬体验,否则不会在立国第三天就下圣旨废团茶改散茶泡饮,多无聊啊!饮茶方式的改变必然带来器具的变化。还有一点,明朝是文化下沉的时代,由于宦官恐怖文化大行其道,朱元璋汲取元代失国“失之于宽”的教训,继承了廷杖惩罚制度,文人脸面尽失,社会内卷。毕竟文人士大夫多有“文人之气”需要出口,我们看到修园绘画在世避世的“小楼一统”、自成世界。老庄避世超越思想风行江南,也为紫砂文化的横空出世创造了契机。其三,紫砂发明和文人权力向民间艺人的让渡与苟且。自古以来,文人系统创造了自己的边界,形如壁垒,艺人不入其册。我们从佛造像、壁画、青铜器、玉雕、建筑等门类遗存即可一目了然。无论叹为观止的青州佛造像还是历朝历代建筑,设计师是谁?雕塑家是谁?我们一概不知,只知道他们都是艺人。由于廷杖惩罚制度,文人颜面尽失,文人文化急剧下降,为底层社会开了一扇天窗。从紫砂创始人供春,到明四家、时大彬,清代陈鸣远、杨继初、邵大亨、瞿子冶、杨彭年、何心舟,民国程寿珍、俞国良、蒋燕亭,以及1949 年之后的“紫砂七老”任淦庭、朱可心、王寅春、裴石民、吴云根、顾景舟、蒋蓉等紫砂大师,共同挖掘了一条进入历史长河的紫砂支流,建构了一条紫砂艺术文化历史叙事系统,通向日常生活场所。期间时大彬与陈继儒、陈鸣远与曹廉斋、杨彭年兄妹与陈鸿寿“曼生十八式”、何心舟与梅调鼎、任伯年、顾景舟与吴湖帆、江寒汀等紫砂艺人与艺术大师的合作,更是紫砂艺术史的佳话!其四,紫砂茗具既是工艺品也是艺术品。极端点说,是带着脚镣跳舞的雕塑艺术品,这是紫砂艺术价值的关键。由于紫砂茗具首先是生活用具,很大程度也给人的认知带来偏差,失之毫厘,差之千里。“生活用具”就是紫砂艺术的规定性“镣铐”,带着脚镣跳舞,更显其创作难度。既要有充分的艺术想象,又要切合生活方式,既要坚持文人与艺人双向奔赴,持守文人精神趣味,又要不失法度,保持雕塑艺术的美学要求,紫砂的有限性难度为文人紫砂提出了极高的创作要求。紫砂就像书画笔墨、油画画材一样,真正的紫砂艺人都是材料与心性合一的雕塑艺术大师,各有各的艺术风格。以邵大亨作品为例。大亨壶一般壶胎稍薄,接把和壶嘴胥出与壶体浑融一体,如自然生长一般,看不出人为对接痕迹。大亨紫砂作品件件周正大气,骨肉雄健,饱满端庄,见器如见大儒。观邵大亨作品如视颜真卿书法,款曲相通,如见一人。可以说,每件紫砂作品都是文人的一种精神意象,这是紫砂仿佛其他书画等艺术作品屡创天价的真正价值意义所在。谨记!其五,紫砂为何不同于其他陶器?紫砂器在很大程度上可视作陶器,多不施釉,出窑和陶器观感一模一样。但是,在全世界陶器制作工艺上,惟有紫砂打泥片雕塑成型,这是明末时大彬的发明,由此他还发明了明针工艺等几十种工具。也就是说,自明末一代宗师时大彬始,紫砂创作“凭空捏造”,从陶器拉胚工艺脱离开来,进入艺人独立雕塑成型的语言空间,打开了紫砂艺术创作的语言意义场景,紫砂艺人作为艺术家的创作,语言、风格、立场精神得以像雕塑家、书画家一样自成一格。这是紫砂艺术重要的价值意义表现,也是文人紫砂的根本。最后,谈谈紫砂艺术的鉴定问题。据我所知,除李彦君、王光辉二位鉴定专家外,大多数杂项鉴定专家对紫砂没有鉴定能力。缘由有四。第一,瓷器鉴定和紫砂鉴定风马牛不相及,用鉴定瓷器的方法鉴定紫砂简直是笑话。第二,紫砂是雕塑成型艺术品,与书画雕塑等艺术作品鉴定方法基本一致。作品材料、质感、肌理、作者、作品风格、时代文化背景诸要素相统一。第三,紫砂艺人鉴定不了紫砂。即便顾景舟大师也鉴定不了紫砂,就像画家、书家鉴定不了书画一样,着力点不同。紫砂大师后人更鉴定不了紫砂。紫砂鉴定是一门综合、独立学问。第四,不同时代有不同时代的成型特性,每一紫砂艺人的作品风格和技艺传承不一,各有各的审美习惯、趣味,必须认识时代的共性和具体艺人的个性、修养,壶体表面一望即知。总之,紫砂艺术作为传统文化的一个个性具足的组成部分,需要我们深入其境,拨开云雾,认清紫砂艺术的历史价值、人文价值和艺术价值,推动提升当代紫砂艺术更好地发展。


文章来源:中国拍卖,原文发表于《中国拍卖》杂志2023年第11期

编辑:政信云九九运营部

免责声明:文章由公众号“中国拍卖”授权发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或引用仅为传播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拍卖许可

营业执照

文物拍卖许可

经营地址:重庆市大渡口区天安数码城2栋6-03(大渡口区春晖路街道翠柏路101号2幢6-3)

投诉举报电话:

注册地址:重庆市大渡口区春晖路街道松青路812号负1-5

电子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