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昌义简介
邹昌义, 四川安岳人,1944年生于重庆。1969年毕业于四川美术学院,擅长版画、中国画。曾任四川美术学院附属中学副校长,现任四川美术学院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重庆渝州画院副院长等职位。2023年1月4日,邹昌义先生不幸逝世,享年78岁。
邹昌义余生有很多的优秀作品,代表作品《 乡戏》、《秋韵》、《暮归》、《山乡》等入选全国美术展览。多幅作品被选送到英国、法国、美国、加拿大等国家展出,并且被重庆美术馆、广东美术馆、重庆三峡博物馆、英国大英博物馆等地收藏。
2011年被评为当代最具收藏投资价值的国画家,并出版有《中国美术家.邹昌义国画专集》、《邹昌义花鸟画集》等作品。
《松鹰图》赏析
邹昌义最早毕业于版画专业,早年对版画艺术颇为深厚的研究,并创作出许多的优秀作品,邹昌义在上世纪80年代,开始对中国画进行了深入的研究,特别对花鸟画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对明清以来的花鸟画家青藤、八大、吴昌硕、潘天寿等大师十分崇拜,在不断学习前人的经验下,创办出一系列的中国画展览。
昌义教授擅长于写意花鸟,如他的《松鹰图》,松鹰是中国画传统题材,而他在传统的基础上,更强调深沉、厚重的一面。他用浓、淡、焦、墨、大胆泼洒,互为冲撞、浸润。整幅画构图借用了潘天寿的“破险”技法,鹰与巨石占据了画面中央的位置,给人头重脚轻的局面,而左右角生出一丛松枝,形成对角线,以无限生机的暗示来平衡画面的重压,从而达到“破险”的作用。背景以淡墨晕染,松枝纵横交错,浓淡枯焦齐上,使画面具有层次感。雄鹰仰首而立,静立于岩石之上,居高临下,具有磅礴之气。
用笔上则多勾勒、皴擦,松针尖细灵动,疏密得当,用写意的方式展现了雄鹰羽毛的蓬松感,而嘴和眼,则细致刻画,眼神锐利而深邃。鹰爪苍劲而有力,让人感受到一股强烈的力量和威慑感。左上角提款写着:“侧目空岩睆长空,高翔应有云霄路”,雄鹰侧目仰望天空,脚踏之下便是云霄路,整幅画于孤寂中透露一种霸气,而这幅松鹰图正是代表着一种坚韧不拔的精神,以及对生活无所畏惧的态度。
邹昌义教授不仅是一位拥有思想性、艺术性、创造性的艺术家,也是一位具有时代和社会责任担当的艺术家,他提倡环保,呼吁与大自然和平相处,爱护野生动物作为艺术创作主旋律,弘扬中华传统文化,正如他在一篇文章中所说:“我期待人们从我的画作里听见纯粹大自然的歌唱、闻到花儿的芬芳、看见百鸟畅意翱翔......让作品喚起人们的良知觉醒,热爱并保护大自然,这块人类赖以生存的美好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