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书法艺术的浩瀚星空中,总有一些作品如遗珠般散发着独特光芒。王东培的这幅隶书作品,虽可能未被大众广泛熟知,却凭借其深厚的传统功底与独特韵味,有着别样魅力。从整体布局到笔法墨法,从气韵意境到文化内涵,都值得我们深入探究,一同领略其独特的书法之美。
拍品预览
名称:书法
作者:王东培
尺寸:132*31cm
钤印:王孝煃东培印信长寿
款识:仙樵同学吾弟足鉴 乙亥春莫红叶石馆之东培临
估价RMB :4,000-6,000
艺术家简介
王孝煃(1875 - 1947),字东培,以字行。号寄沤。书斋岁寒山馆。江宁(今南京 )人。出生于书香世家,父王藩,字柳门,工诗文,著有《剑青室遗稿》 。他少时随父宦游浙江杭州、宁波等地。1895 年自浙归里应童子试,得以亲近金陵诸多工诗文、精书画的乡贤前辈。1903 年乡试中举(光绪癸卯科) ,后在浙江省盐务处任职。其父病故后,因目睹官场腐败,他耻于同流,奉母返回故里。此后,先后在汇文书院、金陵大学、省立回师、东南大学任教。抗战时流亡至四川江津,胜利后回南京靠卖书画维持生计 ,1947 年在南京去世,享年 74 岁。王东培先生是南京近代诗书画印全面修养的艺术家。一生不趋权贵,在乱世浊流中坚持操守,毕生追求艺术,追求真善美。
书法整体布局
这幅隶书作品,布局规整而不失灵动。字与字、行与行之间排列有序,疏密得当。整体呈现出一种端庄稳重之感,却又在细微处蕴含变化,给人以和谐统一的视觉体验,仿佛是精心编排的一场艺术盛宴,每一个字都在合适的位置上绽放光彩。
笔法
用笔沉稳且富有变化,起笔、行笔、收笔交代清晰。笔画粗细变化自然,蚕头燕尾的隶书特征体现得淋漓尽致,线条富有弹性与质感,展现出书写者扎实的基本功与对笔法的精妙掌控。
结构
字形结构严谨,遵循隶书扁平规整的特点,又在局部进行巧妙处理。笔画分布均匀,相互呼应,既有对称之美,又在欹侧中寻求平衡,体现出一种独特的造型艺术。
章法
作品的章法布局严谨有序,行列整齐却不呆板。字距与行距的安排恰到好处,营造出一种平和、静谧的氛围,使整幅作品在视觉上具有连贯性和节奏感。
墨法
墨色均匀,浓淡相宜。既没有因墨色过浓而显得滞重,也没有因墨色过淡而失于轻薄,展现出一种古朴典雅的气息,与隶书的风格相得益彰。
气韵意境
观此作品,仿佛能感受到一种宁静致远的气韵。其线条的流动与字形的组合,传递出一种古朴、典雅的意境,仿佛带领观者穿越时空,回到古代文人墨客挥毫泼墨的雅集之中,让人在欣赏之余,心灵得到净化与滋养。
风格与个性
王东培先生的隶书风格鲜明,既传承了汉隶的古朴厚重,又融入了个人的理解与创新。在笔画的处理、结构的塑造以及整体的布局上,都彰显出独特的个性,既有着传统的根基,又不失时代的气息,展现出一位书法家对传统与创新的精准把握。
文化内涵
隶书作为中国书法艺术的重要字体之一,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王东培先生的作品,通过笔墨将这种古老的文化传承与发扬。每一个字都蕴含着历史的沉淀与文化的积累,体现了对传统文化的尊崇与热爱,让观者在欣赏书法艺术的同时,也能感受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王东培先生的这幅隶书作品,是其书法艺术的精彩呈现,无论是从技法层面还是文化内涵角度,都具有极高的价值,值得我们细细品味与深入探究。
作品估价
这幅王东培书法作品估价为4,000-6,000元左右,有以下几点原因:
王东培在诗书画印方面都有一定造诣,是民国南京 “蓼辛社四友” 之一。王孝煃存世作品有一定数量,但并非海量。因此从稀缺性来说有很高的收藏价值。
艺术价值
从艺术角度,他工诗词、善书画、治印、精鉴碑拓 ,书法作品有传统功底与艺术美感。
保存状况
该作品保存状况良好,无明显破损、污渍、虫蛀等问题,能维持较好视觉效果和完整性,保证了其基本价值,为估价提供基础。
市场行情与估价
当前书画市场中,知名度一般、艺术价值有一定水准但非顶级、稀缺性适中的作品,通常处于中等价位区间。4000 - 6000 元估价符合王孝煃在书画市场中的定位,反映了其作品在当前市场环境下被认可的价值范围 。
这件作品现收藏于智玺稳文物艺术品拍卖中心,诚邀您来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