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名:喜上眉梢
作者:冯建吴
尺寸:130×68cm
估价RMB:165,000-264,000
款识:花开灿烂喜迎春,暖气烘晴鹊噪人。曾是悬崖冰百丈,霜枝俏雪见精神。福康同志属绘。一九七三年元月于重庆,冯建吴并题。
钤印:冯 建吴
艺术家简介
冯建吴(1910年—1989年),字太虞,别字游,四川仁寿人,当代书画家,擅国画、书法、篆刻。是20世纪川渝地区中国画的奠基者、传播人。师从王一亭、王个簃、潘天寿、诸乐三等。1932年在成都创办东方美术专科学校,1956年在四川美术学院担任山水、书法、篆刻、诗词教学,一生桃李满天下。生前曾当选为中国美术家协会四川分会理事、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重庆国画院副院长、成都画院顾问、四川省政协常委等。
画整体布局
画面用浓墨写意,画出两条主体枝干。枝干上用浓墨画了两只喜鹊。一只喜鹊俯身昂首,另一只喜鹊收翅回头看,两只喜鹊仿佛在欢快的交流。画家用稍淡的墨画出次要的仿佛枝干,在画面偏下的枝干上有一只昂首鸣叫的喜鹊。枝干上用红色的墨点出梅花,又用白色来点缀梅花中部,花朵的自然泛白,生动自然,又仿佛是雪落在花上 。腊梅开在树枝上,树枝末端的蜡梅锦簇,画面喜气祥和,十分雅致。细看这幅画的设色,整体只采用三种:黑色的树干、红色的腊梅、白色点缀。用淡雅的颜色表现喜庆氛围,整幅画面清新脱俗。
画法
首先看树枝的画法,画面主体部分是一条呈Y字形浓墨写意的枝干,画家用左右摆笔、颤笔的方式,将枝干的剪影形概括在纸上,老梅枝条形态多样,这是扭曲如藤的枝条的画法:用中锋篆书笔法,不是直挺畅势的力道,而是气沉丹田,力道内含。细看主干笔画在麻雀落脚处和枝条穿插处有一些断开,笔断意连,不把树干的细节纹路画得面面俱到,显得遒劲又十分具有金石趣味,仿佛看见树干在大自然里经过风雨剥蚀,更增加了一种古朴、遥远之美,有一种历史感,而这种感觉正是中国文化里的“慎终追远”。冯建吴先生的绘画态度是严谨的,树枝的边缘线处理的干净利落,在次要的枝条上,他用枯笔的细线条将树枝的轮廓强调出来,远看如树枝的暗部。
在树枝后半段,冯建吴先生改变用笔方式,中锋用笔,用稍淡的墨色,短直线画出次要的枝条,浓墨的枝条“实”,淡墨的枝条“虚”,虚实结合,画面层次感丰富。在画面底部,枝干末端,有一枝条回环而上,与画面主体部分的枝条与喜鹊呼应,饶有趣味,让古老的树有了生命力。
其次是在花的处理上,可以看出冯建吴师法王一亭,花蕊的用笔相似,花药从花心放射状散开,花瓣一笔点一瓣的技法,笔尖隐匿锋利的侧面入画,使花瓣呈现出似圆非圆的形状。花瓣的圆点各不相同,后续用白色点出花药。花瓣的明暗度有所变化,运用不同的水墨浓度使花瓣的明度呈现出自然的变化,增添画面的艺术效果。大小不同的点增加了物象的质感和层次。在设色上,用暗的梅红点在枝条上,显得清新隽永。
最后是喜鹊的画法,这几只喜鹊,黑色浓墨点睛,厾笔法与螳螂肚的笔法画出喜鹊的羽毛,喜鹊腹部圆润,头部画的简单精确,在雀眼处留白,再用一滴极小的浓墨点睛,看见这幅画中的喜鹊,仿佛与人传神。
画面气韵
画中喜雀气韵生动,我们可以感受到“神”的层面。这几只喜鹊,黑色浓墨点睛,厾笔法与螳螂肚的笔法画出喜鹊的羽毛,喜鹊腹部圆润,作为大自然的元素,其生命力、自由和活跃都被画家巧妙地捕捉并表达出来。画中的麻雀,仿佛是真实的生命,充满了鲜活的情感和独特的气息。感受画家对画面之“境”的营造,使画中的麻雀与整个画面相得益彰,形成一种喜庆的氛围。这幅画有深厚的笔墨功底,红花墨枝在画家笔下表现得清新又古典,画中麻雀引导观者目光上移,给宁静典雅的画面增添许多暖意与喜庆,画面下方一只小喜鹊使画面更加均衡。
画面表现意境
站在画前心中顿感喜悦,感受到冬去春来的时序更迭,感受到花朵绽放、喜鹊啼叫的蓬勃生命力。
艺术家创造风格
从这幅画能看出部分冯建吴作品的个人风格,首先是笔墨功力扎实:冯建吴自幼研习传统书画,对宋元明清诸家技法有深入研究,尤其擅长以书入画,线条刚劲有力,墨色层次丰富,从《喜上眉稍》画面的枝干部分就可以看出。其次是文人画意境:作品常体现传统文人画的诗、书、画、印结合特点,注重画面的文学性和意境表达,题跋与画面相得益彰。最后是金石趣味:受书法篆刻影响,画中线条带有金石篆籀的拙朴感,尤其在勾勒山石轮廓时,笔法如刀刻般凝重。此外,他将写生与写意结合:冯建吴注重实地写生,《喜上眉梢》将自然景观的生动细节与传统写意手法结合,既有真实感又不失笔墨韵味。
题文
这幅《喜上眉梢》诗、书、画、印结合特点,注重画面的文学性和意境表达,题跋与画面相得益彰。“花开灿烂喜迎春,暖气烘晴鹊噪人。曾是悬崖冰百丈,霜枝俏雪见精神。”可从画面意象、艺术技法及精神内涵三方面进行解读:
首先是画面意象与题跋的呼应,“花开灿烂喜迎春”, 此句点明画面中梅花盛放的场景。梅花作为“岁寒三友”之一,常被赋予迎春报喜的象征意义。题跋中的“喜迎春”既是对自然景象的描绘,也暗含对美好生活的期盼;“暖气烘晴鹊噪人” ,“鹊噪”生动刻画了喜鹊的活泼姿态。画面中,喜鹊常被表现为或振翅欲飞、或低头啄羽,神态各异。这幅《喜上眉梢》中,喜鹊引颈回望,与梅枝的刚劲形成动静对比,赋予画面生动的韵律感; “曾是悬崖冰百丈”暗喻梅花生长环境的险峻。画家以金石笔法勾勒梅枝,梅花则以红色点染,形成视觉冲击。这种刚柔对比,凸显了梅花在严寒中的生命力。“霜枝俏雪见精神”此句点题,强调梅花在逆境中绽放的高洁品格。喜鹊传递希望,画面虽简却充满昂扬斗志。
作品估价
这幅作品的估价在人民币165,000-264,000元
这是由三个方面决定的。
1、艺术家的地位与影响力
冯建吴(1910-1989)是中国近现代著名书画家,师承吴昌硕、齐白石等大家,曾任四川美术学院教授,其作品融合传统文人画与金石篆刻技法,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若此画为其代表作或创作成熟期的精品,其学术价值与历史地位将显著提升作品价格。
2、作品的技法与艺术特色
《喜上眉梢》题材常以梅花与喜鹊为核心,需通过笔墨的刚柔对比、构图疏密来表现生命力。例如,宋徽宗通过留白与细腻笔触营造意境,徐悲鸿融合西画技法凸显动态。冯建吴的作品在技法上兼具传统功力与创新性(如金石线条的遒劲或色彩的独特运用),则艺术价值更高。“喜上眉梢”寓意吉祥,梅花象征坚韧,喜鹊代表喜庆,这一组合承载了深厚的文化内涵。
3、作品的稀缺性
冯建吴已故去多年,其作品的数量是有限的。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些作品可能会因各种原因流失或损坏,存世的精品愈发稀缺。《喜上眉梢》作为他的代表作品之一,收藏需求相对较高,根据供求关系原理,这也会导致其价格上涨。
4、文化与历史价值
《喜上眉梢》这一题材具有浓厚的中国传统文化寓意,喜鹊站在梅花枝头,寓意着喜事即将来临,是人们对美好生活的一种向往和期盼。冯建吴以其独特的艺术视角和表现手法,将这一传统题材进行了艺术升华,使其不仅具有审美价值,还承载了一定的历史和文化信息,这也是其价格高的原因之一。
作品摆放位置
冯建吴的《喜上眉梢》作为一幅寓意美好的花鸟画,有不少合适的摆放位置:
- 客厅主墙:客厅是家中接待客人和家人活动的主要场所,将《喜上眉梢》挂在客厅主墙,既能成为视觉焦点,彰显主人的艺术品味,又能让客人一进门就感受到作品“喜事临门”的美好寓意,为客厅营造出温馨、吉祥的氛围。
- 书房:书房是阅读、学习和工作的空间,此作品挂在书房,梅花的高洁品质和喜鹊的灵动可以激发人的灵感,营造出宁静而富有文化气息的环境,同时“喜上眉梢”的寓意也能为工作和学习带来积极的心理暗示。
- 办公室前台:在办公室前台位置悬挂《喜上眉梢》,一方面可以提升办公室的整体格调,展现公司对艺术和文化的重视;另一方面,作品的吉祥寓意也能给来访的客户和合作伙伴留下好印象,传递出积极向上的企业形象。
- 会议室:会议室是进行商务洽谈和决策的地方,挂《喜上眉梢》能调节气氛,让会议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进行,其美好的寓意也希望每次会议都能达成理想的成果,带来好消息。
这件作品现收藏于智玺稳文物艺术品拍卖中心,诚邀您来鉴赏。
本件作品将在2025年6月14日【智玺稳2025年第二届文物艺术品拍卖会】进行拍卖,诚邀各位艺术爱好者与收藏界同仁共赴这场文化盛宴!
预展时间:
2025年4月8日-2025年6月13日
预展地址:
智玺稳文物艺术品拍卖中心(重庆市大渡口区香港城泊联汇云端酒店42楼)
拍卖机构:
重庆智玺稳数字科技有限公司